高纯度石英材料作为半导体制造、光伏产业等领域的关键原材料,中国在这一领域长期依赖进口,尤其是用于半导体封装、玻璃基板、掩膜版及光伏石英坩埚的高纯石英石,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高纯石英技术壁垒不仅制约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进程,也增加了整个产业链的安全风险。
最近,珈能硅玑(上海)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珈能硅玑”)利用人工合成的方式提取到了粒径为纳米级、纯度高达99.999%的高纯二氧化硅,成功打破这一技术壁垒,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材料支撑。
传统的高纯石英材料主要依赖天然石英石提纯,但由于天然石英石资源有限且提纯工艺复杂,导致高纯度石英材料的供应长期受制于国外企业。珈能硅玑的创新之处在于,其采用气相法人工合成二氧化硅技术,以光伏晶硅为原料,通过高温气相反应生成纳米级二氧化硅颗粒。这一技术不仅避免了天然石英石资源的限制,还能够精确控制二氧化硅的粒径和纯度,使其达到99.999%的超高纯度水平。
据珈能硅玑首席科学家高博士介绍,气相法合成二氧化硅技术的核心在于反应条件的精确控制和原料的纯度保障。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压力、气体流量等参数,公司成功实现了二氧化硅颗粒的均匀生长,确保了产品的高纯度和一致性。此外,该技术还具有环保优势,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有害废弃物,符合绿色制造的发展趋势。
珈能硅玑生产的高纯二氧化硅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半导体领域,高纯二氧化硅可用于半导体封装、玻璃基板、掩膜版等关键环节,其高纯度和纳米级粒径能够有效提升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在光伏领域,高纯二氧化硅是制造光伏石英坩埚的核心材料,其纯度直接影响到光伏硅片的质量和光伏组件的效率。
此外,高纯二氧化硅还可用于光学玻璃、光纤通信、高端陶瓷等高科技领域。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纯石英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珈能硅玑的技术突破,不仅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也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珈能硅玑正在云南大理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大理地处中国西南,拥有丰富的硅矿资源和清洁能源优势,为高纯二氧化硅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悉,该生产基地总投资超过40亿元,预计四年内产能将达到60000吨,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高纯石英材料生产基地之一。
珈能硅玑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理生产基地的建设是公司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未来,公司将以大理基地为核心,进一步扩大产能,提升技术水平,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纯石英材料供应商。同时,公司还将加强与国内半导体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高纯石英材料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进程。
据悉,大理原料资源丰富、产业集链成势,营商环境优、发展磁场强,珈能硅玑愿与大理“双向奔赴”,政企齐心、合作共赢,共同推动相关项目迅速落地发展、开花结果,助力大理形成独特产业竞争优势,为大理经济发展增添更大动能。
珈能硅玑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布局,对中国高纯石英材料行业具有深远的意义。长期以来,中国在高纯石英材料领域严重依赖进口,尤其是用于半导体制造的高端石英材料,几乎被美国、日本等国的企业垄断。这不仅增加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成本,也带来了供应链安全风险。
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在高纯石英材料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珈能硅玑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还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发展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未来,随着大理生产基地的投产,中国高纯石英材料的自给率将大幅提升,进一步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增强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竞争力。